呼延赞是梁山好汉呼延灼的后代。
不是,尉迟恭是大唐开国功臣,呼延赞是北宋人物,两人差了几百年。
呼延赞和呼延灼隔一代,呼延赞是呼延灼的父亲,呼延灼也是名将之后。
一直在北京大名府效力,当将军。
擅使用一对双鞭,而且擅使用铁钩连环马。
后期被高俅派去征讨宋江,但是被宋江打败被活捉,经过林冲等猛将劝说,呼延灼最终觉定归顺梁山泊。
汉族。
从姓氏上看,呼延赞的祖上应为内附匈奴呼衍氏后裔,又或者为鲜卑呼延氏之后。
经两汉南北朝,再加沙陀建后唐的民族大融合后,不论其祖上何如,呼延氏都早已成了汉家子。
呼延赞在少年时就从军了,那时候,正是五代十国时期,武人地位尊贵,骁勇善战者总是会引人注目。
而呼延赞出身军官世家,武艺出众,更有胆勇,无疑就是军中善战悍卒中的佼佼者。
呼延赞是杨业的保官,也是杨业的亲信,深得杨业和佘太君的信任。
由于有呼延赞的出面,潘仁美没能以违抗军令的理由杀死杨业,由此也可以看出,佘太君的担心,真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现在只要有呼延赞的存在,潘仁美就不能把杨业怎么样。
于是,为了除掉杨业,潘仁美再生一计,那就是支开呼延赞,再寻找机会陷害杨业。
于是呼延赞离开杨业这一走,潘仁美就开始实施他的陷害计划了,终于让杨业在与大辽的战斗当中,有了“怒撞李陵碑”的悲惨场面,屈死沙场。
从这个故事当中咱们也不难看出,杨业之死,并不是潘仁美一个人造成的,呼延赞也难辞其咎!
原因很简单,呼延赞是杨业的保官,所谓保官,就是“专保其父子回京”。
而由于杨业和佘太君对呼延赞完全的信任,所以才会充当潘仁美的先锋。
而现在,呼延赞居然擅离职守,不去好好的当杨业的保官,反而跑去催粮,这不是严重的失职吗?当呼延赞听到杨业屈死沙场之后,内心能不愧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