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禅,汉语词语,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
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出自《管子·封禅篇》。
2、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又称封祀、封峦、封岳。
秦汉时特重此礼。
3、另外一种解释,《白虎通》中说“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后世学者认为这是封禅过程中的仪式,是指将封禅所用的文书以“金泥银绳”或“石泥金绳”封之,埋于地下。
太史公《史记·封禅书》也有“飞英腾实,金泥石记”之记。
封禅泰山是古代帝王举行祭袒天地神灵的一种礼仪。
帝王封禅昭示的是君权神授的正统性、合理性,甚至是必然性。
泰山封禅,源于古代帝王封禅祭祀。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
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入鲁封禅就是帝王去泰山封禅。
我国古代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帝王。
而帝王进行的一些活动自然也就备受历史学家的关注了,而在帝王进行的活动中,有一项活动是必须要说的,那就是入鲁封禅。
封禅一说最早起源于我国部落时期,那个时候的首领传承还实行的是禅让制,不过其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崛起和兴盛,禅让制逐渐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但是王位世袭制的崛起却让禅让具有了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祭天。
从那以后,封禅活动就成为了英明君主的行为。
因此我国历代帝王无不以能举行封禅活动作为光荣的事情。
同时,古人也认为泰山是全天下最高的山峰,在泰山上举行这一活动,更能让自己的活动被上天感知,因此帝王的封禅活动一般都是在泰山举行的。
封禅首献是指封禅时第一次献酒,亚献是指第二次献酒。
封禅为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一次献酒称“首献”,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例如麟德三年(666年)十月,唐高宗在泰山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首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