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大米执行标准是GB/T1354-2018,东北和全国一样执行的是国家规定的大米标准。
GB/T1354-2018这个标准对加工稻米的步骤,有了更精细明确的规定。
进一步提高和保证了大米的质量。
东北大米质量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的原因是东北地区有着肥沃的黑土地,能给水稻提供充足的营养。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东北地区的水稻生长时间较长,每年只收获一季。
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为黑龙江省4073万亩,吉林省1200万亩,辽宁省855万亩,光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就达6128万亩,占全国的14%。
东北新大米九月份下来。
每年的九月,是东北地区水稻收割的季节。
正常情况下,九月下旬开镰。
有些农户为了卖新米,中旬就动手收割,此时水稻水分过大,直接加米不行,必须在阳光下晾晒,把水分降到17%以内,才能脱壳加工出大米。
因为和正常收割有个时间差,物以稀为贵,新米受欢迎。
价格略高。
不是的大米是水稻,
一、形态特征不同
1、小麦果皮与种皮愈合。
果皮表皮细胞一列,壁较厚,平周壁尤甚;果皮中层细胞数列,壁较厚;横细胞一列,与果皮表皮及中层细胞垂直交错排列,有纹孔;有时在横细胞层下可见管细胞。
种皮棕黄色,细胞颓废皱缩,内为珠心残余,细胞类方形,隐约可见层状纹理。
内胚乳最外层为糊粉层,其余为富含淀粉粒的薄壁细胞。
2、水稻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
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
染色体2n=24(ShuetQu1985,YaoZ.1984),x=12(MukhergeeetDebnath1985)。
二、生长环境不同
1、小麦的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
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2、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
抽穗适温25~35℃。
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三、分布范围不同
1、小麦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
2、水稻分布于中国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