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笑大方
【解释】贻笑:
让人笑话;大方:
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
【出处】《庄子·秋水》: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示例】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所以不敢冒昧进谒。
贻笑大方,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庄子·秋水》: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这个成语意思是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用于自谦。
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