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意: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含义: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椟:
木匣子。
还:
退还。
买下盒子,退还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不能只看重事物的外表而忽略其本质。
买椟还珠得到的启示:告诫人们做事应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
做事不能只看表面,更要注意内容,否则只能舍本逐末。
买椟还珠具体寓意:
1.
商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2.
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3.
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4.
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
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
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买椟还珠是著名的中国寓言故事,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所作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卖鬻珠也。
译文:
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
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
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
买椟还珠
一个人的眼睛只盯着美丽的盒子,却失去了真正有价值的珍珠。
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买椟还珠”的郑国人那样做出马马失马、不当选择的蠢事。
美是可以创造的,但真正的美不应该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该是鲜花盛开的真正沃土!如果一件东西真的很美,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帮助。
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一个人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
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