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观察 > 正文

华清池的来历(骊山晚照典故)

发布时间:2023-09-24 20:42:34   来源:    

华清池的来历?

华清池位于骊山北麓。

从西周开始,各代都对这里的温泉进行了开发和利用,唐朝时是华清池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在此建汤泉宫,后改为温泉宫。

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根据北周王褒《温汤铭》中“华清驻老,飞流莹心”之意,将温泉宫改名华清宫。

骊山晚照典故?

骊山位于陕西临潼县城南,它西距西安市25公里。

是秦岭东端的一个支脉,海拔800米,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系秦岭山脉一个支峰,最高峰仁宗庙海拔1256米。

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

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由此而来。

在骊山北麓西绣岭山麓有一个著名的温泉,称作“骊山汤”。

一池碧水,清洌见底,热气升腾。

秦始皇为霸占独用,就用石头砌起了温泉池。

骊山秀丽的风景和诱人的温泉吸引了后代的王宫贵族。

周、秦、汉代都在这里建立了离宫,到了唐代,皇室大兴土木,先建汤泉宫,后建温泉宫。

公元747年,唐明皇令匠人扩建离宫,从此改名华清宫,华清池是杨贵妃休浴处,今已成为游览区和疗养所。

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有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

山腰有捉蒋亭。

“骊”在古汉语里为黑色骏马之思。

古时山上松柏满坡,林涛滚滚,远观郁郁葱葱,活象一匹奔腾青骏的骊马立于渭河平原,美如锦绣,故称为骊山。

每当夕阳西下,云霞满天,苍山绣岭涂上万道红霞,景色妩媚动人,酷似一匹“火焰驹”。

因此,这一美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自古以来,人们观赏“骊山晚照”的动人景色,曾留下不少著名诗篇,宋人朱光庭云:

“骊山秀色古今同,尽入诗人感慨中。

”自古“骊山晚照”列为八景之一,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