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和他父亲不一样,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滥竽充数讲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
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
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也爱听吹竽,但喜欢听独奏,于是便让乐师挨个演奏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说后便逃走了。
因此,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
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
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求真才学,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败露。
滥竽充数是一个成语故事,说的是古时有一个人不学无术,一点不会吹竽,但他想混进乐队冒充。
结果在集体演奏时他演奏音律和整个乐队严重不匹配,被一下子捉了出来,贻笑大方。
成语滥竽充数告诉我们,不要不懂装懂,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