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蘩、苹风、苹果、苹末、苹藻、苹萦、苹葲、苹婆
苹,普通话读音为píng、pēng。
苹的基本含义为浮萍,如:
苹,无根浮水而生者——《说文》;苹的引申含义为蒿的一种,即青蒿,如:
呦呦鹿呜,食野之苹——《诗·小雅·鹿鸣》。
在读作pēng时,含义为苹萦,回旋的样子。
现代汉语中,苹多用作名词,如:
苹藻、苹婆。
还可以组很多词,例如:苹苹。
释义:草聚生貌。
引证:
涉漭漭,驰苹苹。
出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
扫净豁旷旷,骋遥略苹苹。
出自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苹果的苹字除了组词组苹果还可以组:
苹藻、流苹、藻苹、苹蘩、苹萦。
1、苹藻
读音:
píngzǎo
基本解释:
苹与藻。
皆水草名。
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泛指祭品。
2、流苹
读音:
liúpíng
基本解释:
浮萍。
3、藻苹
读音:
zǎopíng
基本解释:
藻与苹,亦以指祭品;亦以指祭品。
4、苹萦
读音:
píngyíng
基本解释:
回旋貌。
5、苹蘩
读音:
píngfán
基本解释:
苹和蘩。
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诗·召南》有《采苹》及《采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