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ángènwēiyí
“绵”,普通话读音为mián,“绵”的基本含义为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如丝绵、绵绸;引申含义为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如绵薄、绵软。
在日常使用中,“绵”也常做名词,“绵”通“棉”,如绵花、绵絮。
一个绞丝旁一个巾一个白是“绵”字。
绵,读音为mián,属于会意字。
本义为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如丝绵、绵绸;引申含义为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如绵薄、绵软。
也常做名词,“绵”通“棉”,如绵花、绵絮。
“绵”,初见于楚系简帛,篆、隶书从系,从帛。
楷书从条从帛,表示丝绵,綿简化为绵。
后来逐渐见于秦朝说文小篆,最后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