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指的是桑树和梓树。
现在多比喻故乡。
在我国古代,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而梓树的嫩叶可食,木材轻软耐朽,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的美材,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
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衣、食、住、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且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
此外,在我国古代,家族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死者的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材质优良的梓树都被人们视为灵木,见到桑树与梓树,有魂归故里之意。
由于以上原因,久而久之,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桑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āngzǐ,意思是借指故乡。
在古代,村落的房前屋后,遍植桑树、梓树,所以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
久而久之,“桑梓”成了故乡、家乡的代名词。
桑梓-释义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
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
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拼音
sāngzǐ
例句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借指故乡
桑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āngzǐ,意思是借指故乡。
在古代,村落的房前屋后,遍植桑树、梓树,所以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
久而久之,“桑梓”成了故乡、家乡的代名词。
桑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āngzǐ,意思是借指故乡。
在古代,村落的房前屋后,遍植桑树、梓树,所以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
久而久之,“桑梓”成了故乡、家乡的代名词。
出处
1、《诗·小雅·小弁》: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朱熹集传:
“桑、梓二木。
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东汉以来一直以“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