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似落花,君心如流水。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鹂儿枝上扰妾梦,不得随水任西东。
柔肠百转绕损折,流水东去不复回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此诗句的出处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宋代释惟白《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二、唐伯虎某诗句。
三、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
现用来形容一方有意一方无意,多用于形容恋爱中的“单相思”或“暗恋”现象。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通常用来描述单相思:
我喜欢你,你却不喜欢我。
我对你满腔情意,你却无视我的真心。
见之时,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出自宋代释惟白的《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硅禅师》
译文:
看见的时候,看见也是没有看见,看见了还能没有了,看见的不是全部。
落花随着水流走,流水却没有恋着落花。
赏析:
引申成语“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比喻男女双方的爱情波折,一方情意深长,另一方却并无此意。
在男女婚恋问题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与单相思,一厢情愿有相同之处。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意思是:
形容一方有意一方无意,多用于形容恋爱中的单相思或暗恋现象。
此诗句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第十三卷张道陵七试赵升》,之后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之中。
再往后,则又见于明代凌蒙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掾居郎署》。
诗句的出处网络上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还有一种是唐伯虎某诗句。
由于诗句富于哲理,网上寻源者众多,这两种说法在网上迅速蔓延。
山东学者赵荐轩先生对此事进行了深入考证,发现事实上,唐伯虎诗文中并无类似片段。
而宋·释惟白的《续传灯录》中,更是根本没有《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这一篇。
扩展资料:
1、落花和流水,可以构成多种意境,有用流水落花形容春残景象;亦有比喻被打得大败的落花流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初说的是禅理,而现在更多的用来描述情感。
落花遇见流水,实属天意,而流水不恋落花,亦是无奈。
意思为:
落花愿和流水一起去漂泊,而流水对落花却无意。
往往比喻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有情,想要一心跟随他(她)到地老天荒;而别人对他(她)根本没感觉,根本就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