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
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
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话说春秋战国时,楚人伯牙,在晋国做官,精通琴艺,一次回国探亲,在汉江边鼓琴,恰巧樵夫钟子期遇见,惊叹:
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
两人兴趣相投,遂成至交。
后来钟子期病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间再无懂他的知音,所以就“破琴绝弦”,将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他们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称颂,引为朋友间的至交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