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共有两位皇后。
第一任皇后:
孝敬宪皇后(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原配皇后,内大臣步军统领云骑尉费扬古之女。
乌喇那拉氏为人温和恭敬,被康熙帝册封为雍亲王嫡福晋。
其亲历九子夺嫡,之后雍正继位,她被册封为皇后。
1731年病故,上谥号曰孝敬皇后,与清世宗雍正合葬于泰陵。
第二任皇后:
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1692年-1777年3月2日),出生于北京,是乾隆皇帝之母,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是清代最长寿的皇太后。
孝圣宪皇后13岁即入雍亲王府。
她曾无微不至的照顾身染重病的雍正。
后因其子弘历深得康熙喜爱,她更得雍正恩宠。
乾隆帝对她十分孝顺,在她80大寿时还彩衣娱亲。
她于1777年卒,终年86岁,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雍正共有两位皇后,原配皇后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出身满洲正黄旗,父亲是内大臣步军统领云骑尉费扬古。
她于康熙三十年被康熙赐婚给当时尚为四皇子的胤禛,也是胤禛的嫡福晋。
乌拉那拉氏与雍正共育有一子,名为弘晖,也是雍正的嫡长子,但弘晖早夭,8岁便过世。
雍正继位后,乌拉那拉氏被册封为皇后,她于雍正九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
乾隆二年,与雍正皇帝合葬于清泰陵。
雍正的第二位皇后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也是乾隆皇帝的母亲。
钮祜禄氏出身满洲镶黄旗,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所以她在雍正王府中地位并不高,“格格”的身份一直维持了十来年。
儿子弘历出生后,钮祜禄氏地位才有所提高,但雍正对她并没有过多的感情。
雍正做了皇帝后,钮祜禄氏被晋升为熹妃,后来又称为熹贵妃。
雍正驾崩后,乾隆尊自己的母亲为崇庆皇太后,让她享尽了尊崇。
因为钮祜禄氏生前没有得到雍正的爱,所以死后她也不愿去陪雍正。
乾隆顺从母亲心愿,单独为她修建了泰东陵。
雍正共有两位皇后,原配皇后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出身满洲正黄旗,父亲是内大臣步军统领云骑尉费扬古。
她于康熙三十年被康熙赐婚给当时尚为四皇子的胤禛,也是胤禛的嫡福晋。
乌拉那拉氏与雍正共育有一子,名为弘晖,也是雍正的嫡长子,但弘晖早夭,8岁便过世。
雍正继位后,乌拉那拉氏被册封为皇后,她于雍正九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
乾隆二年,与雍正皇帝合葬于清泰陵。
雍正的第二位皇后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也是乾隆皇帝的母亲。
钮祜禄氏出身满洲镶黄旗,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所以她在雍正王府中地位并不高,“格格”的身份一直维持了十来年。
儿子弘历出生后,钮祜禄氏地位才有所提高,但雍正对她并没有过多的感情。
雍正做了皇帝后,钮祜禄氏被晋升为熹妃,后来又称为熹贵妃。
雍正驾崩后,乾隆尊自己的母亲为崇庆皇太后,让她享尽了尊崇。
因为钮祜禄氏生前没有得到雍正的爱,所以死后她也不愿去陪雍正。
乾隆顺从母亲心愿,单独为她修建了泰东陵。
1.纯懿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清世宗雍正帝妃嫔,生皇五子和亲王弘昼。
康熙年间,事世宗潜邸为格格,雍正元年正月,封为裕嫔,雍正八年八月,晋封为裕妃,乾隆二年九月,高宗尊为皇考裕贵妃,乾隆四十三年十月,高宗又尊为皇考裕皇贵太妃。
2.谦妃刘氏,管领刘满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清世宗妃,雍正七年入宫,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皇六子果恭郡王弘曕。
3.齐妃李氏是雍正帝妃子,知府李文烨女。
雍正帝为雍亲王时为侧福晋,早期很受雍正宠爱。
雍正初,封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及贵妃年氏,地位高于乾隆帝生母熹妃钮祜禄氏,为后宫第三位妃主。
4.敦肃皇贵妃,年氏,汉军镶黄旗人,雍正帝皇贵妃,康熙朝湖广巡抚、后雍正朝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
妃兄,雍正朝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年希尧。
5.清世宗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的皇后,加封一等承恩公、管步军统领事内大臣费扬古之女。
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三日,那拉氏出生。
康熙三十年清圣祖亲赐册乌拉那拉氏为胤禛的嫡福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下弘晖。
康熙四十三年其子弘晖早夭折死。
雍正元年册立为皇后。
后妃皇后: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悫皇贵妃耿氏。
妃子:
齐妃李氏、谦妃刘氏、宁妃武氏。
嫔:
懋嫔宋氏。
贵人:
郭贵人、李贵人、安贵人、海贵人、张贵人、老贵人(存在争议,一说康熙帝嫔妃)。
常在:
那常在、李常在、春常在、高常在、常常在、顾常在、吉常在。
答应、格格、官女子:
苏答应、英答应、汪答应、德答应、伊格格、张格格、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