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弋拼音:yì笔画:3部首:弋五笔:agny基本解释弋yì用带绳子的箭射鸟:
弋获。
弋人何篡(“篡”,取,鸿雁飞得很高,射鸟的人无所施其技)。
姓。
笔画数:
3;部首:
弋;笔顺编号:
154
弋字旁的字有哪些:
代、鸢、杙、黓、釴、芅、貣、骮、隿、鸢。
2、弋(拼音:
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
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是木桩,后引申义有系有绳子的短箭、猎取等。
3、古籍解释(1)说文解字橜也。
象折木衺锐著形。
从形象物挂之也。
与职切文二。
(2)说文解字注
弋(拼音:
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1]。
最早见于甲骨文[2]。
本义是木桩,后引申义有系有绳子的短箭、猎取等。
中文名
弋
拼音
yì
部首
弋
五笔
agny(86版)、ayi(98版)
仓颉
ip
弋字是汉字“弋”,意思是“羽毛之类的小鸟身上的翅膀。
”
古书中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都将“弋”解释为“翅膀”。
弋字不仅体现了古代人对动物的认知,而且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例如,在古代中国,翅膀被认为是象征快乐和幸福的象征。
弋,普通话读音为yì,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
“弋”的基本含义为用带绳子的箭射鸟,如:
弋获;引申含义为姓。
在日常使用中,“弋”的用法常作形容词指黑色,如:
弋祶(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弋,普通话读音为yì,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
“弋”的基本含义为用带绳子的箭射鸟,如:
弋获;引申含义为姓。
在日常使用中,“弋”的用法常作形容词指黑色,如:
弋祶(黑色粗厚的丝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