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抗素和脱落酸都是一类能够抑制植物生长的植物激素,但在作用机制、生物合成和生理功能方面存在着一些区别。
首先,诱抗素主要是由真菌产生的,而脱落酸是植物内源性激素;
其次,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诱抗素通常通过抑制茎段细胞的伸长和生长来影响植物发育,而脱落酸则可影响多种生长和发育过程;此外,两者在生物合成过程中也存在区别,脱落酸是从色素合成途径中产生的,而诱抗素则是由真菌发酵所得的产物。
主要是生长素。
另外还有细胞分离素(CTK)、赤霉素等。
其实激素之间的抑制作用在彼此间均有,就是激素自身也可以被看作“自抑制”(浓度特别高时)。
脱落酸(AbscisicAcid)也称离层酸,是指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生长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
发现于1960年代。
脱落酸最初被发现时,被误认为与植物叶片的掉落有关而命名。
然现今已了解植物叶片与果实的掉落是乙烯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