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仲秋是什么意思,来看看小岩的介绍。
仲秋[zhòngqiū]意思: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一、仲秋基本释义:
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二、仲秋引证解释:
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因处秋季之中,故称。
《文汇报》1982.9.25:“仲秋时节,著名的莱阳梨饱含着梨乡人民的盛情,源源不断地进入各地市场。”
三、仲秋用法示例:
1、仲秋的山塘,犹带离愁,凭窗望月夜已深,醉饮桂花酒,几多相思,年年如是,岁岁依旧。
2、这仲秋所有的花,谢了也会再开。
扩展资料
仲秋近义词:中秋、秋夕
一、中秋、秋夕
【词语】:中秋
【拼音】:zhōngqiū
【释义】: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示例:
1、中秋之夜,花好月圆,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赏月。
2、中秋节的夜晚,我们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
二、秋夕
【词语】:秋夕
【拼音】:qiūxī
【释义】:中秋节。
示例:
1、上海外滩华尔道夫华月伴秋夕,酥饴传真情。
2、韩国把中秋叫作秋夕,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全国放假9天。
仲秋月是农历的八月。也就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在古时候,古人把每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月,第二个月叫仲月,第三个月叫季月。如果是春季的正月就叫做孟春,二月叫仲春和三月叫季春。
同样的道理,假如是秋季,开始的七月叫孟秋,八月叫仲秋,九月叫季秋。
仲秋,孟秋,季秋有什么区别
仲秋、孟秋、季秋区别在于孟秋是农历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古人排序时用孟、伯、仲、叔、季,就相当于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这其中,孟与伯,表示第一个;仲表示的是第二个;叔与季,有以后的意思。
古人说季节时,也用孟、仲、季。秋天一共是三个月,第一个月就是孟秋,第二个月就是仲秋,第三个月就是季秋。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其实每个季节都有三个阶段,农历一年中分为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
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中国古人把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孟是第一,仲是第二,季是第三。春夏秋冬各自的第一个月分别叫孟春、孟夏、孟秋、孟冬,第二个月分别叫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第三个月分别叫季春、季夏、季秋、季冬。所以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就是指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